
這裡的大學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大學。大學是指「大人之學」,故名思義是與「小人之學」作為對比,是以學習成就品德、教化群眾、掌理國政為主要的學習。因此首句道出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新民,在止於至善」是指學習大學的路向是以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,在於使人棄舊從新,在於成就自己、成就他人的圓滿價值為歸宿。(此處參考勞思光先生《大學中庸譯註新編》)
世上有不同種族的人,但我們最終極的感受和價值觀都不會相差太遠。例如:我們同樣認為殺人是錯的、傷害人是不好的、說謊是不好的等等。筆者實在感到稀奇,為何人天生都有這些「普世價值」呢?又是誰把這些觀念放在我們心上呢?
以色列所羅門王曾在箴言4:23說到:你要保守你心,勝過保守一切,因為一生的果效,是由心發出。這種說法像與四書《大學》第一章有不謀而合的相似。中國古人認為只要彰顯人心的良好品德,便可以「修己成人」,至於所羅門王勸諭人們要保守我們的心,兩者皆看心如此重要和寶貴。
你看到心有多寶貴嗎?然而我們卻明知故犯,像是使徒保羅於羅馬書7:18-19所說的:我也知道在我裡頭,就是肉體之中,沒有良善。因為立志行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。故此,我所願意的善,我反不做;我所願意的惡,我倒去做。若我去做所不願意做的,就不是我做的,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做的。
使徒保羅一語道破人內心的掙扎,說出人想行善卻被罪影響,以致作了惡。但最後使徒保羅感謝 雅偉神!因為藉神所差來的耶穌基督甘願釘上十字架,使到我們有能力行神的律!
而我還要繼續努力經歷天父,隨從聖靈,作天父喜歡的事!使得真正「修己成人」!